1,产热阶段(中温阶段,升温阶段) 发酵初期(通常在1-3天),肥堆中嗜温性微生物利用可溶性和易降解性有机物作为营养和能量来源,迅速增殖,并释放出热能,使肥堆温度不断上升。此阶段温度在室温至45℃范围内,微生物以中温、需氧型为主,通常是一些无芽胞细菌。微生物类型较多,主要是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其中细菌主要利用水溶性单糖等,放线菌和真菌对于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物质具有特殊的功能。
2,高温阶段 当肥堆温度上升到45℃以上时,即进入高温阶段。通常从堆积发酵开始,只须2-3天时间肥堆温度便能迅速地升高到55℃,1周内堆温可达到最高值(最高温可达80℃)。嗜温性微生物受到抑制,嗜热性微生物逐渐取而代之。除前一阶段残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继续分解转化外,半纤维素、纤维素、蛋白质等复杂有机物也开始强烈分解。在50℃左右进行活动的主要是嗜热性真菌和放线菌;温度上升到60℃时,真菌几乎完全停止活动,仅有嗜热性放线菌和细菌活动;温度上升到70℃以上时,大多数嗜热性微生物已不适宜,微生物大量死亡或进入休眠状态。此时,产生的热量减少,堆温自动下降。当堆温降至70℃以下时,处于休眠状态的嗜热性微生物又重新活动,继续分解难分解的有机物,热量又增加,堆温就处于一个自然调节的、延续较久的高温期。 高温对于发酵的快速腐熟起到重要作用,在此阶段中发酵内开始了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并开始出现能溶解于弱碱的黑色物质。C/N比明显下降,肥堆高度随之降低。通过高温能有效杀灭有机废弃物中病原物,按我国高温发酵卫生标准(GB7959-87),要求发酵最高温度达50-55℃以上,持续5-7d。
3,腐熟阶段 在高温阶段末期,只剩下部分较难分解的有机物和新形成的腐殖质,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发热量减少,温度下降。此时嗜温性微生物再占优势,对残留较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腐殖质不断增多且趋于稳定化,此时发酵进入腐熟阶段。
降温后,需氧量大量减少,肥堆空隙增大,氧扩散能力增强,此时只需自然通风。在强制通风发酵中常见的后熟处理,即是将通气堆翻堆一次后,停止通气,让其腐熟。还可起到保氮的作用.
1、 高温好氧发酵,利用高温生物菌技术,能耗低,运行成本低;
2、设备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一人操控即可完成发酵处理过程;
3、通过生物除臭设备实现气体达标排放,不产生二次污染;
4、设备主体采用不锈钢特殊材质,减少腐蚀,寿命长;
5、主体保温设计,辅助加热确保低温环境下设备正常运行;
6、处理后的生活污泥、厨余垃圾、畜禽粪便用于加工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
物料颗粒过大,不仅仅影响水分调节的效果,而且也影响混合的均匀度,特别是一些较大团块或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物料,如不加破碎或不破碎到一定程度,会造成微生物分解速度的减慢,如常见的稻秸堆肥,如果稻草不加粉碎,即使在夏季,完全腐熟大概需要2个月左右;如将稻草切成10cm左右的小段,完全腐熟大概不到一个月;如果将稻草磨成3~5mm的草粉,则其完全腐熟时间只要10~15天。由此可见原料预处理对发酵速度的影响。
豫ICP备18012833-1号
版权所有:豫顺鑫机械